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25-09-10
點擊次數:225
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構建合適的動物模型是一項基礎而關鍵的工作。由于直接在人體中進行疾病機制或療效驗證存在倫理與實踐上的限制,動物模型成為科學研究重要的工具。其質量往往直接決定課題能否順利推進并取得可靠成果。
一、什么是動物造模?
動物造模,全稱為“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構建",是指在生物醫學研究中,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或遺傳等人工實驗手段,在實驗室動物身上誘導、復制或編輯出與人類疾病相似的生理、病理、行為特征的過程。由此產生的動物,就稱為“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其核心目的是建立一個可以模擬人類疾病的“替身系統",用以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評估新藥或新療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以及進行在人體上無法實施的探索性研究。
二、動物模型從何而來?
它首先源于觀察。無論是自發出現的異常表型,還是人為干預誘發的疾病狀態,都需借助細致觀察才能被識別與確立。尤其對于發病機制復雜、組織結構變化不顯著的疾病,識別其動物表現并關聯到特定疾病狀態,往往具有較高難度——傳染性或機械性損傷類疾病除外,因其發生過程通常更為外顯。疾病的發生本身是一個從漸變積累到突變成病的過程,缺乏系統觀察則難以捕捉這一動態進程。
通過觀察,研究者可建立“自發性動物模型";而在人為構建“誘發性動物模型"時,雖以“研制"為主要特征,觀察仍貫穿始終,用于評估造模效果與動物反應。
在研制誘發性模型時,通常需遵循一類共通的致病邏輯,例如:
傳染源 → 感染動物 → 傳染病模型;
外傷因子 → 作用于動物 → 外傷性疾病模型;
致癌因素 → 作用于動物 → 腫瘤模型;
血管結扎 → 局部缺血 → 梗塞模型等。
該過程的核心是盡可能模擬人類疾病的關鍵特征。若實驗設計科學、動物選擇恰當且方法穩定,則有望成功建立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動物模型。
動物疾病模型應盡可能再現目標人類疾病的核心特征,包括生理變化、行為表現和病理機制。其最終目的是通過外推邏輯將動物實驗結論轉化至臨床應用。但須注意,種屬差異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的不一致——在動物中無效的治療方案未必對人體無效,反之亦然。
為提高模型相似性,應優先選擇對目標疾病敏感、生理特性與人類相近的實驗動物。例如,家兔常用于高脂血癥研究,因其血脂譜和脂蛋白構成與人高度相似。同時,建模方法也需不斷優化。以感染性休克為例,傳統的靜脈內毒素注射并不能充分模擬臨床膿毒性休克;改進方法如膽囊內細菌注射結合血管結扎,則可同時模擬感染與缺血狀態,更貼近人類病理過程。
必須承認,沒有任何動物模型能復制人類疾病的全貌。模型實驗本質是一種間接研究,其結論具相對性,最終仍需臨床驗證。若建模過程中出現顯著差異,需明確差異范圍并評估其影響,識別仍具研究價值的平行特征。
一項理想的動物模型應具備高度可重復性,甚至可實現標準化操作。由于個體差異、環境波動或操作不一致等原因,某些模型可能難以穩定再現。例如,盡管狗的冠狀動脈系統與人類相似,但其對冠脈結扎的反應變異度大,結果難以預測和標準化。相反,大鼠、小鼠等小型哺乳動物在相似操作下則表現出較高的一致性,更適用于定量研究。
為提高模型的可重復性,需嚴格控制以下因素:
動物相關:品系、年齡、性別、體重、健康狀況及飼養條件;
環境相關:溫濕度、晝夜節律、季節影響、噪音及清潔條件;
操作相關:實驗流程、藥物來源與劑量、儀器設備、技術人員熟練度等。
只有實現系統一致性,才能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重現。
可靠的動物模型應準確反映目標疾病的關鍵指標,包括臨床癥狀、生化改變、影像學特征或組織病理學變化。模型需具備高度特異性,避免與動物自發疾病或其他并發模型混淆。例如,大鼠雖可用于鉛中毒研究,但因其易自發腎病,常與中毒性腎損傷混淆;而蒙古沙土鼠則不易發生自發性腎病,因而更適合用于鉛致腎毒性研究。
模型可靠性需通過多指標聯合驗證,包括行為學觀察、血液檢測、影像診斷以及組織病理分析等,確保其能夠穩定、特異地模擬目標疾病狀態。
動物模型需在科學有效的前提下,兼顧實際操作的可行性與疾病進程的可控性。例如,盡管雌激素可中斷大鼠或小鼠的妊娠,該模型卻不適用于人類妊娠相關研究,因其機制存在根本差異。
此外,對致病因子過度敏感、導致迅速死亡的動物也不適用于某些長期研究。例如,狗在腹腔注射糞便濾液后易發生急性腹膜炎并迅速死亡,此類模型難以進行干預試驗,且因個體反應差異大、重復性低,不適宜用作標準模型。
在模型建立過程中,需綜合考慮操作可行性、時間成本與經濟投入。應優先選擇來源穩定、價格適中、便于飼養和操作的小型動物,如大鼠、小鼠等。這類動物不僅遺傳背景清晰、微生物可控,而且在年齡、性別與體重等方面更易實現標準化。
非人靈長類動物雖在生理和解剖上接近人類,但受限于來源、成本及倫理要求,僅適用于某些特殊疾病研究(如脊髓灰質炎或痢疾)。在大多數情況下,嚙齒類動物已可構建出高度模擬人類疾病的有效模型。
此外,在建模方法、檢測指標和技術路線的選擇上也應遵循簡潔、高效的原則,避免過于復雜或昂貴的方案,以提升研究的整體可行性與推廣價值。

杭州斯達特志在為全球生命科學行業提供優質的抗體、蛋白、試劑盒等產品及研發服務。依托多個開發平臺:重組兔單抗、重組鼠單抗、快速鼠單抗、重組蛋白開發平臺(E.coli,CHO,HEK293,InsectCells),已正式通過歐盟98/79/EC認證、ISO9001認證、ISO13485。
實驗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打造一個“高保真"的動物模型?